如果你爱一个人,请让他来纽约

  • 张顶兰
  • 日期:2017-06-13
  • 9228

  初识  

作者:董亦楠 

    犹记得刚从肯尼迪机场走出的那一幕。雪花漫天飘洒,来往的机场服务人员热情奔忙,给人带来北京般的亲切气息。拖着行李箱坐上出租,黑人司机小哥的服务态度令人惊讶的谦和,操着风味英语认真地解答了我问的每个问题。到了住处,之前很担心的网上自己找的墨西哥房东,问都没问交租金签合同的事,就把钥匙塞到了我们手里,帮忙扛起行李。

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友善。

    而后走入哥伦比亚大学,古希腊风格的老建筑,气势恢弘的图书馆,简约明快的现代玻璃楼,以及散落在绿地上的雕塑、房屋基石上的铭文,深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当时还是冬天,草木在寒风中瑟缩,瓦蓝的天照映在那些有历史感的刻字石板上、灰白色教堂上,显得愈有味道。哥大建于1754年,最早的校址坐落于曼哈顿百老汇,紧邻三一教堂,叫做“国王学院”。

    建校30年后,为了表达对美国独立的爱国主义信念,更名为“Columbia”。彼时的北京,正值乾隆盛世。而后哥大几经搬迁,现在定址曼哈顿岛上西区,哈迪逊河畔。

哥大校园中轴线

 双城记 

    纽约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容纳着来自全世界的多元文化,也走在政治经济的潮头。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吞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仰慕者,时代广场的屏幕闪烁跳动、日夜不息,联合国总部庄严伫立在东岸的第一大道旁,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川普大厦直冲云霄,附近还有林肯艺术中心、茱莉亚音乐学院、卡耐基音乐厅,给这座城市带来艺术的气息。

时代广场一角

    纽约和北京有很多相似之处:开放包容,文化多元,功能多元。在纽约,各种族人群活跃在各个阶层,汇聚于四海八方,多元氛围交融,几乎毫不排外。如果从哥伦比亚大学在的百老汇北端一路向南走,会有些像从西长安街的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一路向东走。

    天安门的位置是纽约市中心的哥伦布雕像和广场,北京音乐厅的位置是林肯艺术中心,朝阳国贸的位置,便是纽约的世贸中心、华尔街、纳斯达克。

洛克菲勒中心景观台俯瞰纽约城

    不过除去云端的浮华,优秀的学府也能瞬间让这座城市沉下心来,浸染在学术氛围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校区位于百老汇116街,旁边是美国东部最大的教堂、曼哈顿音乐学院,比较安静;纽约大学各个校区散落在城市四处,活跃在商业经济的最前端;还有整体排名不高却分别以建筑、生物医学等专业见长的库伯联盟、洛克菲勒大学。这也让人想起北京海淀区学院路上那些各具特色的高等学府。

校园风景

    纽约的天气偏湿冷,将近五月春天才姗姗到来。校园繁花初绽,人来人往,欢声笑语。正值毕业季,校园广场上搭起典礼的座位高台,四处穿梭着蓝色的学位袍下幸福的笑容。

而这些笑容都是辛勤的汗水耕耘所得。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哥大的21座图书馆。无论是科学与工程图书馆、东亚文化图书馆、建筑图书馆、音乐图书馆,还是女子学院图书馆,都是开到几点,满座到几点。即使是7x24小时开放的主图书馆Butler,任何时候进去,看到的场景都别无二致。

校园毗邻的河滨教堂

    然而同学们可不是书呆子。位于地下,一共四层的体育馆里也十分热闹,常春藤联盟间的篮球、橄榄球比赛打得火热。以身边的同学为例,我的一位量子力学课的同学是半专业舞者,有时会请假去林肯艺术中心表演;GTD(Getting things done)小组的伙伴,刚刚获得国家击剑比赛的金牌。当然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

    只要天气晴朗,校园的草坪上、台阶上就会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晒太阳的人群。有的看书,有的吃饭,有的睡觉,穿着随意,姿势潇洒。直到夕阳西下都不会散去。每年四月初还有一年一度的“酒鬼狂欢节”,学校搭建起各种娱乐设施,鼓励同学们出来尽情玩耍释放压力。往日空旷的草坪上此时热闹非凡。

狂欢节时草坪上的人群

  结语  

    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日子里,作业如山,考试不断,压力颇大。但看到年逾八旬的科学、艺术双院士老教授依旧每天兢兢业业地给我们上课、发邮件,周末也不休息,我们又怎能停下脚步呢?

    春天到来,校园里万物复苏,宁谧而不失活力。就在这一片片树阴下,走过当代的年轻大牛的面孔,走过艺术家、文学家、建筑师的身影,也曾有几十位诺奖得主、前总统奥巴马,甚至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身影走过……每时每刻,在热闹的咖啡厅里,在满员的图书馆里,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在普利策奖颁发处,都上演着各种截然不同而又丰富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们来自各个领域、各种身份,捧着各自的清泉,碰撞出属于一所藤校的包容、活跃、不息的生命湍流。

    每当感慨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亲爱的母校国科大。论学术内涵、科学设备,济济人才,同样不输哥大。在科学与人文交互的碰撞空间中,作为UCASer,我们将同学校一起成长,去积淀属于国科大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气质。寥寥数笔,愿我这纽约客带来的哥大生活一角,能让你品味到大西洋东海岸的独特味道。

董亦楠,2014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于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14年以综合评价方式考入国科大。学业导师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牛智川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学家班主任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研究员。2016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