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太阳集团tcy8722大学
本科部/玉泉书院
联系人: 卢老师;王老师
电话:010-88256298;88256234
电子邮箱: bkb@ucas.a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中西合璧的夜莺”带你领略音乐的曼妙

5月26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吴碧霞教授作客国科大,于玉泉路校区阶一5教室开展“我的歌唱”讲座,为现场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段音乐旅行。现场座无虚席,甚至有外校学生专程赶来听吴碧霞教授的讲座。

吴碧霞首先与在场学生分享了两段她的演唱作品,分别是红楼梦专场音乐会中的《枉凝眉》和2008年归国独唱音乐会中的《木偶之歌》,无论是中国声乐作品还是外国声乐作品都被演绎地淋漓尽致,令人叹服。

吴碧霞被称作是在民歌和歌剧里穿行的“中西合璧的夜莺”。出身于戏曲家庭的她,父亲是花鼓戏演员,母亲是音乐老师,父母的熏陶和自己本身的热爱促使她走上了音乐道路。她12岁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在家乡湖南常德唱了《木鱼石的演说》,一曲成名,之后便常代表家乡演出、参赛。15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开始了对西洋音乐的探求。当时的她从未听过交响乐,第一次听时,根本听不出来它的美在哪里。之后,她用了两年时间培养自己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某天,吴碧霞一边写字一边听音乐时,听到一声从低到高的单簧管,手里的笔不由自主地随着曲调提了起来。那声单簧管是乔治·盖希文的《蓝色狂想曲》前奏部分,就在那一刻,吴碧霞感觉到了西方交响乐打在自己心里的第一束曙光。

吴碧霞是著名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在讲座中,她为听众讲解了“花腔”这个词汇。吴碧霞现场演唱了几段经典花腔片段,将喜怒哀乐等情绪用花腔技巧一一展现,博得现场热烈的掌声。吴碧霞谈到歌唱的原理,提出“好的歌唱就是最协调的身体运动。”她认为“会发声”、“发好声”并不难,难的是让声音发出无形的价值。

在对待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演唱方面,吴碧霞认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最重要的字是“用”,而“用”要清醒。吴碧霞在研究生学习初期,决定同时在中国作品演唱和外国作品演唱深造,这时,正是这份清醒让她融会贯通,在中外作品演唱上并驾齐驱。吴碧霞说,声乐家要用声音让别人看得到,尝得到,闻得到,用声音表达喜怒哀乐。她现场演唱了一段新疆的《一杯美酒》来表现这种如临其境的艺术表达效果。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都要求通畅、共鸣。吴碧霞认为,艺术工作者必须有好的耳朵和强大的模仿能力,还要有一种信念,在演唱法国作品时相信自己是法国人,演唱《红楼梦》音乐作品时相信自己是林黛玉,因为相信,就会身心合一。

吴碧霞提出,人们需要传统音乐,需要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音乐的学习一定要自由、宽松,她表示不主张考核。她认为,艺术都是扎根在自己的文化氛围中,近三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她连续提出了保护方言的议案,这是来自于一位优秀艺术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主讲人介绍:

吴碧霞,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

吴碧霞同时掌握了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方法,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获得国内外诸多奖项,产生了重要影响。

荣获: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波兰玛纽什科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中国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奖,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员奖,中国金唱片最佳专辑奖,首都文艺事业突出贡献者称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太阳集团tcy8722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来源:国科大记者团,作者:文/刘明童,图/刘悦)

                  主讲人吴碧霞老师

                      现场提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