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晚七点整,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100讲在太阳集团tcy8722大学玉泉路校区阶一六教室开讲。著名科幻作家韩松以科幻作家的视角,为同学们讲述了科幻的魅力所在。
韩老师先是从今年热度很高的两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引入了科幻的话题、并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紧接着,韩老师介绍了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各国国力发展和科幻发展做对比,告诉大家科幻不仅仅是想象力的代表,更是一个国家向上走代表,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会推动着该国的科幻作品的进步、科幻作品的兴盛也会某种程度上刺激国家的发展。
在对科幻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后。韩老师就开始了本次讲座的主题——科幻的魅力,解释了为什么作家要写科幻、对读者来说科幻又好看在哪里。韩老师认为,科幻的魅力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科幻作品的高概念。高概念,顾名思义指的是超出普通概念之外的想法。科幻作品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品里面一些超出现实的、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思想。韩老师认为,科幻小说的开篇《Frankenstein》就提出了很多在现在也值得深思的问题:人能否造出跟人一样的生物?造出的生物是会服从还是反抗?如果把生物换成人工智能这些问题答案又会如何?人的性别会否在未来有所改变?同时他也提到中国科幻界最热的小说《三体》中也是在有意无意中思考着头上的星空和人心中道德的关系。这些问题超出了现实的范畴,是我们平时所接触不到、所想不到的,这些全新的高概念也就自然而然能让我们沉浸其中,不自觉跟随着科幻作者的思想走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科幻的第二个魅力在于科幻的狂想。不同于一般中规中矩的文学,韩老师认为科幻的很多构想都可以称得上疯狂。例如他所举的例子------小说《nightfall》中,作者构想出一个有着六个太阳的星球,六个太阳的持续光照导致星球几乎只有白天,几千年才会出现一次黑夜。另一个例子《流浪地球》中,作者也有着异于常人的“疯狂”:既然太阳系不适合生存,那我们就带着整个地球去往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系。这些疯狂的点子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仿佛投身一场全新的冒险,感受到平常生活之外的激情。
韩老师认为科幻的第三个魅力所在是科幻构想出的异世界,这包括《2001太空漫游》中全新的空间的世界、《时间机器》中可以自由穿越的时间的世界、《盗梦空间》中展现的意识的世界、《头号玩家》里面未来世界中的虚拟的世界。他认为这些世界不同于现实中有着严格规则的世界,而是有着自己的运行模式,在这些新的运行模式下的故事自然而然有着不一样的魅力。
这些是科幻的外在的魅力,除此以外,韩老师提到的外在的魅力还有科幻里面的假定,科幻对科技的升华,以及例如《星际穿越》中所展现的奇观,和科幻作品中化虚为实、让人信以为真、沉浸其中的高超描写。
接下来,韩老师又介绍了科幻内在的魅力。他提到的第一个方面是科幻中我校宗教的思考,他认为,好的科幻最终都会走向宗教。例如《莱博维茨的赞歌》、《神的九十亿个名字》,这些宗教思考看起来可能很荒诞,但是内里都是作者的思考,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这些思考让科幻不至于流于表面,更让科幻能够对现实的科技发展起到一种借鉴或者警醒作用。
韩老师接下来还提到了科幻对于灾难的思考、对于超出个人局限的整个人类文明的思考、科幻和艺术关联性的思考。这些也都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最后,讲座在同学们和韩老师的探讨中落下帷幕。(文/李泉彰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主讲人介绍: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曾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京东文学奖。被列入当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中国军队》杂志编委。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宇宙墓碑》《医院》《2066年之西行漫记》《独唱者》《地铁》《火星照耀美国》《再生砖》等。任。中国科幻最近有一种爆炸的趋势,在海内外都受到很大关注。它为什么会变得流行?科幻到底有什么魅?它与科学技术革命是什么关系?它跟中国社会的变革是什么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意义?什么才是好的科幻?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太阳集团tcy8722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